徐闻珊瑚礁自然保护区珊瑚人工种植活动。采访对象供图
色彩斑斓的珊瑚一直都是摄影爱好者的天堂,然而“近五年先后20多次试图去拍摄珊瑚只成功拍到过一次”的结果让来自徐闻的摄影爱好者张老师略感失望。
最近,一份由广东省珊瑚礁普查团队完成的《2015年广东珊瑚礁普查结果报告》(以下简称《报告》)一定程度上佐证了张老师的感受。该团队由广东海洋与渔业局支持指导,广东海洋大学专家、徐闻珊瑚礁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工作人员、自愿者组成。《报告》显示,广东区域内的珊瑚礁生态资源逐年下降;而在全球范围内,珊瑚的生存状况也并不乐观,目前全球的珊瑚约有1/10已被破坏殆尽,而另有1/3预估在不久的未来也会消失。
幸而,这一现象已引起了有关部门和社会热心人士的高度重视和关注,并开始积极采取措施对沿岸珊瑚进行保护。
【调查】广东拥有丰富珊瑚礁资源
徐闻县灯角楼海岸,中国大陆最南端,这里面对的海面是中国大陆唯一的珊瑚礁保护区的核心区域。
“我们每两天开展一次海上巡航执法行动,每次巡航36海里,每两天开展一次陆地巡查,每次巡查至少150公里”,徐闻珊瑚礁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人员介绍,作为我省唯一的国家级珊瑚礁管理局,该局对珊瑚礁的巡查往往交替进行,并结合在白天或晚上不定期地突击巡查,做好巡查情况登记,及时发现并制止违规作业。
有关部门持续加大珊瑚礁保护力度的背后,是反映出其生态系统面临的严峻形势。
人们印象中色彩斑斓的其实是活珊瑚,珊瑚礁虽然是死珊瑚,但活珊瑚和鱼类都需要依附它们而存在,珊瑚礁减少等于破坏了这些海洋生物生存的基石。
广东海洋大学专家介绍,珊瑚礁生态系统是地球上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生产力最高的典型生态系统之一,被誉为“海洋中的热带雨林”,这个复杂且敏感的生态系统已在地球上存活了数十亿年的时间,占海洋面积不足0.25%却养活了30%的海洋渔业资源。
广东沿岸也拥有丰富的珊瑚礁资源,南起徐闻珊瑚礁保护区,北至南澳南鹏列岛都有珊瑚礁的分布,特别是徐闻珊瑚礁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大亚湾水产资源省级自然保护区,拥有大面积的珊瑚礁资源分布。据相关资料显示,徐闻珊瑚礁拥有珊瑚种类共3目19科82种,其中54种石珊瑚全部为国家Ⅱ级重点保护动物。大亚湾水产资源保护区拥有珊瑚种类共29种。深圳市大鹏半岛珊瑚种类共30种。
然而,受全球气候变暖的影响,同时,随着经济的发展,广东沿岸面临着巨大的开发压力,珊瑚礁生态资源逐年下降。
2015年普查的数据显示,广东省24个站位造礁石珊瑚(以下简称活珊瑚,其平均覆盖率是指示珊瑚礁健康状况的一项重要指标)平均覆盖率为33.1%,其中深圳大鹏半岛活珊瑚覆盖率为30.5%,珠海庙湾北尖岛活珊瑚覆盖率为48.1%,湛江硇洲岛活珊瑚平均覆盖率为41%,雷州保护区活珊瑚覆盖率为13.8%,徐闻保护区活珊瑚平均覆盖率为40.4%。全省各个站位活珊瑚覆盖率最高出现在大亚湾保护区内的三门岛鬼湾,达到65.6%,最低出现在大亚湾保护区内的圆洲岛,仅为4.3%。
2014年广东普查数据中9个有效站位活珊瑚平均覆盖率为45.5%,相比之下,2015年的24个站位活珊瑚平均覆盖率总体下降了12.4%。“尽管2014年普查的站位较少,科学性不高。但就小区域比较,活珊瑚覆盖率仍是处于下降的趋势。”《报告》指出,大亚湾海域2014年活珊瑚平均覆盖率为38.2%,而2015年这一数据为31.5%,2015年比前一年下降了7个百分点。更有局部区域受赤潮影响平均覆盖率大幅下降,像大鹏半岛大澳湾,2014年活珊瑚平均覆盖率为61.7%,2015年仅为30.5%,下降了近一半。
【 分析】受人类活动和陆地开发威胁
“全球气候变化以及日益加剧的人类活动已经导致世界范围内珊瑚礁遭受严重破坏。”编写《报告》的专家告诉记者,大部分的珊瑚礁都位于离岸或离岛很近的浅水海域,因此很容易受到人类活动和陆地开发的影响。
具体来说,造成广东沿岸活珊瑚覆盖率不断下降的最主要原因是由于人为因素,沿岸造地、污废水大量排放,临海工业过度开发、渔业行为过多、沿岸旅游开发破坏等。包括珊瑚礁在内的全球海洋生态系统的人类活动影响评价也表明,全球已经没有一个海区不受到人类活动的影响,其中41%的海区遭受强烈人类活动影响,全球有一半的珊瑚礁经历中等高强度到非常高强度的影响。
在2015年度的珊瑚礁普查过程中发现,在广东地区,不少礁区存在大量网笼、流刺网等网具,珊瑚礁被船锚拖动。个别保护区还存在着养殖作业行为,这对珊瑚礁的生存环境造成了严重威胁。而在某些欠发达地区,传统的流刺网、围网、缯网等渔业行为对珊瑚造成了直接破坏。相对于欠发达地区的渔业行为对珊瑚造成的破坏,经济发达地区沿岸造地、污废水大量排放,临海工业过度开发对沿岸珊瑚几乎造成毁灭性的影响。同时,沿岸旅游资源的开发破坏同样会对珊瑚礁的成长不利。
【未来】拟申报国家级海洋公园
令人欣慰的是,保护珊瑚礁已逐步引起政府和社会的高度重视和关注。
在广东,一些地方政府如深圳大鹏新区已经开始申报国家级海洋公园,划分为重点保护区、生态与资源修复区、适度利用区和预留区四个区域,对珊瑚核心区域划定重点保护区,实行严格保护的制度,严禁一切人类行为对珊瑚的破坏;对珊瑚覆盖率较低区域划定生态与资源修复区,加大珊瑚礁生态修复力度。利用珊瑚两性繁殖,开展珊瑚无性种植和有性繁育,促进珊瑚几何基数增长;投放人工生态礁加大增殖放流,丰富珊瑚礁三维空间,完善珊瑚礁生态链,促进珊瑚礁生态系统重建等。
作为我省唯一的国家级珊瑚礁管理局,徐闻珊瑚礁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在保护珊瑚礁方面也一直在努力。
与此同时,保护区还不断完善保护区的基础设施,提高了综合管护能力,保护区的管护、科研、宣教等功能得到基本保障。据统计,去年保护区完成基地350米海岸带护岸建设;安装制作了保护区警示浮标15个;完成保护区海岸带环境整治及清理项目,清理保护区内珍珠养殖木桩10000多条,清理了保护区内残留的定置网、渔船废锚;完成保护区海域生态修复项目,设计、制作并投放了珊瑚人工生态礁220个。
由民间力量发起、在广东海洋与渔业局长期指导和支持下的“潜爱大鹏”珊瑚保育活动在广东沿岸珊瑚的保护中亦扮演了重要角色。多年来,该活动通过人工造礁,投放人工珊瑚苗,加快海底珊瑚礁再生和促进鱼类回归,使海洋生态修复取得了重大的收获。2014年,“潜爱大鹏”共成功投放6座人工珊瑚礁,种植珊瑚苗1000余株。2015年再次投放10座人工珊瑚礁,种植珊瑚苗1000株。
同时,广州、深圳、珠海等市的海洋公益志愿者积极投身珊瑚保育公益宣传,加强沿岸渔民及中小学生海洋保护意识,通过邀请体验潜水、派发手册等多种宣传手段,增强珊瑚保育科普,培养海洋环保意识。
【建议】设红线生态区加大保护力度
尽管如此,有业内人士建议,人类还需要做得更多。首先应当严格控制珊瑚礁区的渔业行为,特别是在自然保护区内的核心区,应当禁止一切渔船的进入和潜水旅游开发。在非自然保护区内,应当禁止渔船进行抛锚、放网、养殖等作业,严格控制潜水旅游。严格控制珊瑚礁区附近沙滩海水浴场人数,严禁向海洋丢弃垃圾和废弃物。
针对广东沿岸珊瑚礁生态系统处于亚健康状况,珊瑚礁生态资源逐年退化的情况,《报告》也有针对性地建议,在珊瑚礁海域设立生态红线区:在沿岸和海岛珊瑚礁区划定珊瑚礁生态红线,在区域内投放警示浮标灯,严禁抛锚、放网等。
此外,相关部门还可以在礁区投放人工生态礁、开展珊瑚种植移植等生态修复工作,在不破坏原生态系统的前提下,开展珊瑚礁区渔业增殖放流活动,加大珊瑚礁生态修复力度。
同时,加强沿岸渔民及中小学生海洋保护意识,通过邀请体验潜水、派发手册等多种宣传手段,增强珊瑚保育科普,培养海洋环保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