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季潜水最忌失温,小心诱发减压病,时值潜水季尾,许多潜友趁寒冬来临之前出海最后冲刺,但在水温过低甚至鼻敏感发作下潜水,随时乐极生悲。有医生警告,水温低於23℃即必须穿上保温潜水衣,否则诱发低温症状导致减压病,死亡率可达两至三成。鼻敏感发作则会导致耳管堵塞,在水底容易压穿耳膜,
中耳炎  减压病  
当前位置: > 安全潜水 > 安全知识 > 秋季潜水最忌失温,小心诱发减压病

秋季潜水最忌失温,小心诱发减压病

时间:2014-09-01 00:00

时值潜水季尾,许多潜友趁寒冬来临之前出海最后冲刺,但在水温过低甚至鼻敏感发作下潜水,随时乐极生悲。有医生警告,水温低於23℃即必须穿上保温潜水衣,否则诱发低温症状导致减压病,死亡率可达两至三成。鼻敏感发作则会导致耳管堵塞,在水底容易压穿耳膜,严重可导致听力永久受损。

家庭医生李智腾指出,十月水温骤降,潜友出海前应参考气像台网页,留意海水温度,23℃属安全水温,此温度以下出海则须穿上保温潜水衣。若保暖不足,下水超过20分钟已可引发低温症状,“入到水里发抖,很快就面青口唇白。不要硬撑,要马上上水。”勿以为在水中运动可“暖身”,其实水流会不断带走体温,动作越剧烈,体温流失越快。

氮气膨胀致减压病

潜友在水底吸入压缩氧,会导致体内氮气浓度上升。李智腾警告,体温过低会影响血液循环,身体就不能及时消散氮气,上水后氮气膨胀,在体内多处形成气泡,引发减压病。积聚在关节的气泡可导致骨枯甚至关节坏死,若阻塞神经系统更可导致麻痹甚至死亡。

一般休闲潜水的减压病患者上水后六至七小时内出现病征,皮肤痕痒及关节不适属轻微症状,可自行康复。严重者则出现晕眩、呕吐、手脚或下半身麻痹等症状,必须在病发24小时内进入高压氧仓接受治疗,否则神经性减压病的死亡率可高达两至三成。

潜水运动近年吸引年轻中产一族,不少初学者事前容易忽视身体上的小毛病,增加潜水时出现气压伤的风险。李智腾指出,秋初的天气最易诱发鼻敏感或鼻塞等呼吸道毛病,此时患者的泪管及耳管容易堵塞,导致水压弄伤鼻腔或耳部,占本港潜水意外约六成。

耳膜裂伤可致失聪。他指出,压伤耳部的症状包括耳朵疼痛及听力下降。内耳圆窗受损则导致耳水不平衡,症状包括天旋地转。一旦耳蜗神经受损,患者的听力可在一至两个月急降六至七成。一般耳膜裂伤可於六至八周内自行愈合,严重或须接受手术修补,否则听力可能永久受损。

潜水禁忌很多,李智腾叮嘱潜水友若对身体状况有怀疑,应先咨询医生再出海潜水。

资深潜水教练也遇险,上山下海总有风险,即使平日小心冷静的资深潜水教练,也会遇上危险。享受七日印尼科莫多(Komodo)潜水旅程的Tom,在行程的第三天清晨,被痛楚弄醒,惊见枕头有血跡,左耳渗血,剧痛加上听觉模糊令这名有18年潜水经验的教练,也一度担心出现潜水病 (Decompression illness) 。

睡觉痛醒 枕头染血

事发在上月,Tom与数名潜水朋友到印尼潜水,原本安排在船上度过七天,首两日潜水五次也平安无事,岂料第三天清晨四时耳朵极痛,“晚上12点的时候都没事,到4点就痛醒,见枕头有血,好痛,痛到水都喝不了”,与领队商量后,在尽量减少影响其他人行程下於早上回航上岸求诊。

由於位处偏僻,当地的医生只给了止痛药,却无法止痛,联络专门提供潜水医疗保障的机构DAN后,再经峇里到马来西亚,经耳鼻喉专科医生检查后发现中耳发炎,含脓太多逼穿耳膜,左耳听觉顿时失去八成听力,但他事前一点也没发觉耳朵不适。治疗后现时耳膜小孔已愈合,回复九成听力。

Tom一度担心是减压病,“DAN怀疑是减压病,减压不够,水压令到耳膜受压,但我自己就很相信不是,病征也都不像”,事隔一个月,他笑言很难确定这次小“意外”真正原因,连医生也无法解释急性中耳发炎的原因,但无论如何,他认为潜 水意外可大可小,务必小心谨慎。

 

潜水禁忌

禁忌:鼻敏感发作、鼻塞、流鼻水   后果:压伤鼻腔或耳部

禁忌:喝大量有气饮品 后果:潜水后胃内气泡膨胀,导致呕吐

禁忌:蛀牙修补不当   后果:蛀牙腔隙的气压刺激牙齿神经,导致剧痛

禁忌:偏头痛   后果:潜水面罩长时间压面部,令头痛恶化

 

本文标签: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