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成为好潜伴,本篇不讨论潜伴的重要性和意义,重在讨论潜伴间如何做到不失散和相互照顾,如何将不熟悉的潜水员快速发展成为自己的潜伴! 首先,问问自己,我们对潜伴的定义是什么?大多人会答:潜水时的伙伴,在潜水过程中相互照顾,相互支持。 对的,这是标准定义。但是,
潜伴  
当前位置: > 潜水知识 > 如何成为好潜伴

如何成为好潜伴

时间:2016-09-28 00:00

本篇不讨论潜伴的重要性和意义,重在讨论潜伴间如何做到不失散和相互照顾,如何将不熟悉的潜水员快速发展成为自己的潜伴!

首先,问问自己,我们对潜伴的定义是什么?大多人会答:潜水时的伙伴,在潜水过程中相互照顾,相互支持。

对的,这是标准定义。但是,事实上很多人对潜伴的定义是:来照顾我的人!

潜水员待在一起,就相互打听级别、瓶数,然后选择一个最强的,希望与对方结成潜伴。如果你是这样寻找潜伴的,那就简单了,给你二个好用的办法:

一、昂首走进潜店,左手叉小蛮腰,右手高举足额美元,大喊一声,我要一个负责的潜导,只带我一个人!

二、到整形整容整胸整臀医院去,一张网红脸一对大酥胸一幅小细腰,一套下来自然有一群人会在你潜水时如姨妈巾般贴身呵护!

实现以上二条相对困难者,就请加入我们下面的讨论。

首先从态度上要解决的问题是:潜伴是相互照顾的,不是对方来照顾自己的!当然,夫妻潜伴、情侣潜伴、暧昧潜伴除外。

解决这个态度问题的核心在于:“相互照顾”!相互就是双方的事,那么到底是谁该首先主动促成相互?如果谁也不主动,那就不可能“相互”了

当然,我们可以约定:男的主动,丑的主动,胖的主动,黑的主动,欠对方钱的主动。但问题又在于,谁会承认自己更MAN一点?更丑一点?更胖一点?更黑一点?有的人还会忘记自己借过钱!所以,老夫个人建议是:自己主动,促成相互在一起,促成相互照顾。自己先主动成为一个能照顾对方的潜伴,然后引导和教育对方成为一个能照顾自己的潜伴!

这也就是本篇的主题,如何将不熟悉的潜水员快速发展成为自己的潜伴!

是不是解决了态度问题,潜伴就能不失散并相互照顾了呢?

来看二个真实的案例:

一、潜水员A和B是潜伴。一下水,二人就分开了,一直到升水也没有在一起过。老夫去私下询问,得到的回复是:

A:一下潜,B就赖在上面不肯下来,我在下面等了好久,他都不跟下来,潜导要走了,我不可能等他啊,当然我就跟着潜导走了。

B:我的教练要求下潜和上升,一定要慢,速度不能快了。A一下水,就跟打慌的鸡一样,快速潜到很深的地方,我才不会这么快地下潜这么深呢,安全第一!既然他都这么不注意安全,我才不要跟他在一起。所以,我全程都跟在大部队后面,没有去追A。

我: “Buddy本是同林鸟,一旦下水各自逃”。

 

二、潜水员A和B是潜伴。下水后,A永远游在团队之前,B永远游在团队之后,当然,此二人就绝不可能成为在一起的潜伴。

老夫去私下询问,得到的回复是:

A:肯定要游在最前面啊!特别是要游在潜导的前面!因为能看到好多东西,有些东西,前面的人经过时,就吓跑了,游在中间和后面的人根本看不到!我那傻潜伴不知道在想什么,总游在最后,他肯定什么也没有看到,我曾等他游到前面来,他却不肯来追我。

B:我教练叮嘱过,不要游在潜导前面!万一潜导在后面突然改变了方向,万一走在最前面被大流吹走?不知道A在干什么,总是跑到最前面去,这多危险啊,我宁可不要这个潜伴,也不要到前面去冒险。

我:唱个歌给你们听“Buddy不见鸟,向谁去喊冤!”

 

通过以上二个案例,我们发现,除了态度问题要解决,还有技术问题需要解决!

首先第一个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潜伴间的位置。关于潜伴间的位置,有各种允许的方法,老夫个人建议是:肩并肩!再详细一点,肩与肩距离一拳到二拳。

潜伴游动时,应该是肩并肩,且能随时手拉手(嘻,嘻,暧昧不?)。其它的什么1.5米,什么一口气游到,什么伸手能抓到,都不太好界定。唯肩并肩,既容易表达,又容易做到。

但为了达到肩并肩,带来第二个技术问题:体态及手的位置。

体态建议用TRIM。因为双方都在TRIM状态下时,当其中一个上浮或下沉,双方都很容易发现,至少比身体垂直时更容易发现。并且,TRIM状态时,手是前伸或抱胸不动的。如果一个潜伴在游动时,手需要做蛙泳或自由泳的动作,那谁跟他肩并肩谁就可能被他打到,甚至打掉二级头或装备,这样就做不到肩并肩了。TRIM还有一个好处,身体相对水平的横切面大,阻力大,上升和下沉,速度都不会太快,这样更安全。

如果某个潜伴做不到TRIM,那至少也要做到手不能动!手向前伸直或抱在胸前,但不能划动。否则,谁敢跟他肩并肩。

通过上面的二个案例和二个技术问题,其实我们应该发现,潜伴在水下失散和不能相互照顾,是因为一些习惯和理念的不同,大家执行各自的习惯和理念。如果我们能事先与潜伴沟通,约定好各个习惯,统一用一样的理念,那么,我们很容易做到肩并肩。当我们做到了肩并肩,相互照顾,就是顺理成章的事情了。

老夫根据自己的经验和观察,整理出一些下潜前需要与潜伴沟通的要点,供大家讨论。

1、 入水时:

容易出现的分岐现象:有的人喜欢最先入水。因为晕船需要先到水里恢复一下;因为需要先到水里检查相关装备(特别是水摄者);因为太热需要到水里凉快一下。有的人喜欢最后入水。因为在水面上飘着浪费体力;因为有可能浪把自己推远了;因为海水太咸。

因分岐而有可能带来的问题:最先入水者嫌潜伴动作太慢,怕下潜时跟不上大部队而失散,于是不肯等潜伴。最后入水者嫌潜伴太猴急,不肯追赶。于是相互埋怨而失散。各自在水里唱着:“Buddy不见鸟,向谁去喊冤!”

建议沟通的内容:潜伴间商量好,是最先入水,还是最后入水。一定要避免一个最先一个最后。

老夫的个人建议:是最先入水还是最后入水,根据不同的潜点会有不同的答案,建议先咨询潜导,双方协商后决定。老夫曾见过一种人,生性高贵,不肯与人争抢,凡事都等大家忙完了,自己才从容不迫地组装装备准备入水。若遇这种人,一定要有超强的踢动能力,下水后能及时追上大部队。否则,建议不要最后入水。

 

2、 下潜时:

容易出现的分岐现象:有的人喜欢快速下潜,有的人喜欢慢速下潜。

因为分岐而有可能带来的问题:快速下潜的望着慢速下潜的,希望对方下来。慢速下潜的看着快速下潜的心里骂着傻B。然后,Buddy本是同林鸟,下水以后各自逃。失散!并且是心里相互不爽地失散!

建议沟通的内容:我们是快速下潜还是慢速下潜。

老夫的个人建议:因为这个答案在不同的潜点,会有不同的最优选择。建议咨询潜导后双方协商决定。

 

3、 下潜后:

容易出现的分岐现象:有的人喜欢潜得比较深,有的人喜欢潜得比较浅,有的人喜欢跟潜导保持在同一个深度,有的人喜欢比潜导的深度浅一些。

因为分岐而有可能带来的问题:一个潜得深,等潜伴下来找自己,另一个潜得浅,出于安全和害怕,不肯去靠近潜伴。失散五分钟后,二人都决定独自潜水,不再与潜伴汇合。然后双方都开始唱:“Buddy不见鸟,向谁去喊冤!”。

建议沟通的内容:下潜后的预订深度是多少?有时,会以潜导深度为准。那么,我们是跟潜导保持同一深度?还是略比潜导高一些?还是略比潜导低一些?

老夫的个人建议:下潜后的预定深度应该以简报时潜导建议的深度为准,如无特殊情况,最好是比潜导高一些。特别是用气量较大的潜水员。提醒:一旦下潜,就要立即肩并肩。如果五分钟内不能做到,多半双方就完全失散了。

 

4、 上升时:

容易出现的分岐现象:有的人喜欢一米一米地慢慢上升,有的人喜欢上升好几米后,稍做停留再继续上升,有的人喜欢慢慢地一升到顶。

因为分岐而有可能带来的问题:二人上升速度和上升的位置不统一,容易造成误会。老夫曾见到二个人打手势上升,总有一个会稍高一些,另一个只有跟从,结果,原本是一个阶段上升,他们却直接上到五米,然后,三分钟停留后升水。升水后一问,他们相互以为对方出了问题需要升水。还有一种误会的情况是:一人上升,另一人却迟迟不上升,也会造成潜伴失散。

建议沟通的内容:建议在下潜前就约定,每次上升,以几米为一个单位?然后,在进行上升时,用手势告诉潜伴,我们上升几个单位。

老夫的个人建议:约定以一米或二米为一个上升单位,在上升时,达到上升位置即在当地调整中性浮力,然后立即开始肩并肩。

 

5、 游动速度:

容易出现的分岐现象:有的人流动速度快,二次打腿就窜出好几米。有的人游动速度慢,全身动好几下,才前进一米。

因为分岐而有可能带来的问题:游动速度差异,经常造成潜伴失散。特别是当有游动慢于团队速度时,往往快的那一个,会为了自己安全跟随团队离开,丢下游动不力的人在海里大哭:“Buddy不见鸟,向谁去喊冤!”掉队的潜水员容易引发恐慌而诱发潜水事故。

建议沟通的内容:那么,我们约定一下,是游动快的等游动慢的?还是流动慢的来追游动快的?

老夫的个人建议:当然应该是游动速度快的等游动速度慢的!万不能让游动慢的去追。因为会造成游动慢的人大喘气,而大喘气,太容易造成事故!如果团队游动太快,导致潜伴跟不上,则游动快的人需要通报潜导,让团队全体等待潜伴跟上团队!

 

6、 游动位置:

容易出现的分岐现象:有的人喜欢游在团队最前面,第一个看到东西。有的人喜欢游在团队中间,感觉安全。有的人喜欢游在团队最后,万一有流,前面的人吹走了,自己还可以侥幸。

因为分岐而有可能带来的问题:二人游动在不同的位置,事实上也就失散了。有些潜水团队游了一段,发现丢了一个人,多数有这个原因。被丢掉的人,如遇恐慌,则事故机率大增!

建议沟通的问题:我们应该保持在团队的哪个位置。

老夫的个人建议:在不同的潜点,最佳位置的答案不同。大家可以先咨询潜导潜点情况,根据地形、水流、是否拍摄等条件综合决定出一个游动位置。并且是从下水稳定下来后,就一直保持在这个位置。

 

7、 离潜导位置:

同6,游动位置

 

8、 当潜伴在观察或拍摄时,大部队离开,该如何?

容易出现的分岐现象:一个潜水员拍摄一个潜水员不拍摄。当拍摄者认真拍摄时,大部队开始离开。不拍摄者面临继续留下等潜伴还是跟随大部队离开的问题,或者狠心打断拍摄者的拍摄,要求拍摄者离开。

因为分岐而有可能带来的问题:拍摄者有可能坚持暂时不离开,而不拍摄者有可能为了自身安全,随大部队而去。徒留下拍摄者拍完后,孤伶伶地唱:“Buddy不见鸟,向谁去喊冤!”。这样的话,不但是与潜伴失散,而且是与团队失散。这种境遇事故机率太高了!

需要沟通的问题:不拍摄的潜水员如何与拍摄的潜水员配合,达到既不与潜伴失散,更不与团队失散!

老夫的个人建议:根据潜伴游动能力和潜水技术,可以协商为:当时就提醒潜伴跟大部队离开;不拍摄者观察大部队离开方向,待潜伴拍摄完毕后一同追赶大部队;不拍摄者游动开一段距离,既能看到大部队,又能让潜伴看到自己,待潜伴拍摄完后向自己追来,再一同追赶大部队;当即叫住潜导和大部队,让大家一起等着自己的潜伴。

 

9、 遇流时:

容易出现的分岐现象:一人抗流一人放流造成失散;一人抗流一人向潜导靠近造成失散;一人希望潜伴协助却表达不出,眼睁睁看着潜伴离开自己却无能为力。事实上,我见到的绝大多数潜水员,一旦遇流就各自做鸟兽散,各自管自己了。

因为分岐而有可能带来的问题:因意见不同而造成瞬间失散。若一人落单,则容易造成潜水事故。很多潜水员遇流时,只顾自己。其实,越是遇流,越需要跟潜伴保持待在一起。大流有可能把整个团队吹散,但如果跟潜伴在一起,则安全度比一人落单高出许多!

需要沟通的问题:遇流是抗流还是放流?谁强谁弱?谁帮助谁?

老夫的个人建议:潜伴可提前沟通自己的抗流能力。如果二人都是抗流英雄,则一起并肩抗流;若一强一弱,则强助弱;若二人都弱,嘿嘿,咋办哩?要么强流潜点不要下水,要么离潜导近点,要么要求潜导跟你们在一起;要么随波逐流地放流,携带象拔,丁丁棒,口哨,反光镜,且手拉手不要失散。

 

10、目标分岐

容易出现的分岐现象:有时,一个人要游向前看海龟,另一个需要停在原地拍海兔。有时,一个人要潜深一些,另一个人要潜浅一些。有时,一个要离潜导近一些,一个要离潜导远一些。等等等等。

因为分岐而有可能带来的问题:目标分岐,往往也是造成潜伴失散的原因。然后,双方共同在心里骂:Buddy本是同林鸟,下水以后各自逃。

需要沟通的问题:若二个目标不一致,应该听谁的?谁说了算?

老夫的个人建议:这个问题较难协调,建议每潜有一个Master,以当潜Master的目标为准。可以打赌,花钱,轮换等方式决定每一潜谁当Master。

 

11、沟通协调

容易出现的分岐现象:有的人叫人喜欢去拉拽对方;有的人喜欢敲丁丁棒;有的喜欢摇铃铛;有的人喜欢喊名字;有的人讨厌在潜水过程中被别人拍拉;有的人在水下对声音不敏感,听到声音没有反应。

因为分岐而有可能带来的问题:有时叫不应潜伴,有时叫潜伴时把潜伴惹急了(抓拉对方)。然后,就造成斗气式失散,双方再也不肯在一起当潜伴。还有,如果是敲丁丁棒,次数又频繁,声音又过大,容易造成叫潜伴时把全队人员全叫住,被潜导禁止使用丁丁棒,或引发全队潜水员不满。

需要沟通的问题:二人在水下的沟通,是直接拉人?拍人?敲丁丁棒?喊名字?晃眼睛?还是其它方式。需要提前达成一致。有的潜水员不喜欢在水下被人拉和拍。

老夫的个人建议:首先潜伴间最好不要用潜导叫大家的方式,以避免引起潜导不满;能不出手触碰对方,就不触碰,用声音;喊名字是比较好的方式,一来声音传不远,不容易影响其它人,二来潜伴对自己名字的声音敏感而别人不敏感;如果呼叫潜伴无反应,才用触碰的方式来叫应潜伴。

 

12、谁主动

当在下水发现二人没有达到肩并肩时,应该谁主动去靠近潜伴达到肩并肩?

容易出现的分岐现象:双方都期望对方主动,结果造成谁也不主动。

因为分岐而有可能带来的问题:失散,且有可能因为失散而导致其它恶果。

需要沟通的问题:在水下时,由谁主动靠近谁,达到肩并肩?

夫的个人建议:约定几种情况,当游动一前一后时,约定前者等后者,以免后者大喘气;当一上一下时,二者都向潜导所在的高度靠近,然后达到肩并肩;当有流时,游动较强者主动靠近流动较弱者;其它情况下,约定一个Master,由非Master向Master靠近,达到肩并肩。

 

以上12个技巧,是老夫根据平时所见情况总结,显然不会全面,各位可根据自己情况自行添加你所需要的项目,与潜伴在下水前沟通达成一致,在水下按照约定来做到肩并肩!

我们上面讨论的,全是如何达到肩并肩的内容。达到了肩并肩,就能保证不与潜伴失散,从而达到能相互照顾的目的。

那么,肩并肩后,潜伴又如何相互照顾呢?

老夫把潜伴分为三类:初级潜伴、中级潜伴、高级潜伴。

强调一下,潜伴的核心是:在一起!

初级潜伴的核心:在一起壮胆,小问题共同解决,大问题有个通信兵,安全度提升

中级潜伴的核心:在一起相互督查提醒,将不小心和意外完全排除,将主动安全度提升到极限

高级潜伴的核心:对自己和对方全面负责,能处理意外和事故

 

对于今天讨论的初级潜伴来说,如果某潜水员出现问题,则由潜伴汇报给潜导或更高级别的潜水员或教练,由潜导或高级别潜水员或教练来处理。

于是,当自己感觉有些不适时(冷;累;喘;感觉不舒服;游不动),应该告诉潜伴,让潜伴告诉潜导,然后采取相应措施。或是看到潜伴有可能有问题时(累;喘;气体迷醉),应该立即告诉潜导,采取相应措施。

 

如何把不熟悉的潜水员快速发展为潜伴,在水里能不失散和相互照顾,我们就讨论完了。想让这篇文章有效,重要的就是各位自己的执行了。

建议大家用这样步骤:

一、与潜伴沟通达成一致

二、潜水时照约定执行

三、升水后总结并补充约定不完善的地方

四、重复第二和第三步

如果大家执行顺利的话,有望在三潜之内,将一个不熟悉的潜水员,快速发展为值得信赖的初级潜伴!

稍后给大家提供一个沟通模板,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我是分隔线------------------------------------------------------------------------------

潜伴沟通及记录单

潜伴的核心:

 

初级潜伴:

 

初级潜伴位置要求:

 

失散问题沟通:

入水时(先后)

下潜时(快慢)

到达预定深度时(预定深度;稍深;稍浅;与潜导同一深度;看情况)

缓慢上升时,以几米为一个单位(一米;二米;三米;同潜导;无概念)

游动速度(一人快一人慢;某人慢于团队速度)

游动位置(高一些省气、低一些流小;前一些先看,后一些安全)

离潜导位置(平行;稍前;稍后;落后;无视)

大部队离开时(积极跟队;长时间观察拍摄)

遇流时(抗流英雄;势单力薄)

目标分岐(一东一西;叫潜伴惹不满)

沟通协调:(直接拉;拍人;敲丁丁棒;喊名字;晃眼睛;写字板)

 

进阶问题沟通:

当自己有些不适时,该如何?(冷;累;喘;感觉不舒服)

看到潜伴有可能有问题时,该如何?(累;喘;气体迷醉)

潜伴签字:

 

好潜伴养成步骤:

自己先做到

沟通和提升潜伴配合水平

通过练习和配合形成习惯

组合时沟通达成一致

坚持地执行和提醒

三潜之内,练习成为默契的潜伴

 

本文标签: 

推荐内容